太阳消失了会怎么样:
很多人觉得,太阳主要给地球提供热能,但你知道,太阳正带着8大行星“逃离”吗?
从平面角度来看,地球确实在绕着太阳公转,但从三维立体角度来看,8大行星正在呈螺旋状,跟着太阳朝宇宙深处“狂奔”。
没有太阳,太阳系众多行星就会失去“带头大哥”,在浩瀚无边的星空中,结局可想而知,下面就一起来看看,如果太阳了消失,人类能否存活下来吧。
太阳消失后,地球会有什么变化?
地球跟太阳的距离为1.5亿公里,当太阳消失了那一瞬间,其光子仍在传播的过程中,以每秒30万千米来计算,太阳光子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为8分20秒,简而言之,地球会在太阳消失后的8分20秒开始,才会陷入黑暗。
此时的人类文明还能借助科技手段照明,所以初期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,老百姓在家里等国家安排即可。
但随着太阳光的消失,地球气温也会逐步下降,之所以不是骤然下降,得归功于地球厚厚的大气层,然地球上的小型植物在缺失光合作用的情况下,基本都会在几天内死亡,像大型树木则可以活得长久一些。
在太阳消失的一周后,地球气温大概会降至0℃,植物大批量死亡,接着海量食草动物也活不久,而靠捕猎食草动物的食肉动物也会遭此厄难,此外,地球上的水开始逐渐结冰,绝大多数海洋生物因环境变迁而死亡。
在太阳消失的一个月之后,地球上的气温预计会降至-30℃,地表会被冰雪所覆盖,整个自然生态食物链彻底崩溃。
在太阳消失的一年后,地球气温预计会降至零下200多度,整个地球表层会被彻底冰封,或许只有像马里亚纳海沟深处这样的微生物才能不受影响。
太阳消失后,地球这颗行星会怎样?
地球自转一个周期为一天,即23小时56分4秒,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,我们称之为1年。
地球距离太阳约1.5亿公里,在我们的印象中,太阳在宇宙中是恒定不动的,而地球则以一个近乎水平的角度,绕着太阳进行公转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太阳系在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圈,故此,太阳带着地球及其他星体也在时刻运动,它们到底要去哪里?
位于银河系中心约2.4万~2.7万光年的太阳系不知道,它们只是以每秒钟大约220公里的速度在绕着银河系做运动,而太阳系的“领导”银河系也不知道整个大星系将要前往宇宙何处。
如果太阳这颗恒星消失,那么地球及其他星体就会失去“引力束缚”,看上去是好事,但稍微一想,便知道地球的结局乃是“九死一生”。
没有太阳引力后,地球会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,向太阳系外部飞去,这匹宛如脱缰野马的星球,如果被其他恒星“捕获”还算好的,但同样也要考虑到地球跟其他恒星的距离,稍远温度就很低,稍近气温又很高,要进入宜居带的几率很小。
当然,地球在流浪过程中,多半会跟其他星体直接撞在一起,亦或者被黑洞吞没,所以咱们别动不动说太阳没用,它对地球来说,就像是老大哥一样,在星空中不仅为地球提供光能,还为众多星体保驾护航。
太阳消失后,地球上的人类该何去何从?
在太阳消失后的数月,或许人类还能以储粮勉强度日,但全球大概有70.57亿人,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一样,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,所以绝大多数人类都撑不过一个月。
此时摆在幸存者面前有两条路,要么直接移民至外星球,例如火星,但如果以今天的航天科技来讲,还不太现实,况且仓促之间,能不能运1万人过去还是个问题。
最后一条路就算将幸存者转移到地下,我们都知道,越靠近地心,温度越高,当初前苏联把钻孔已经打到了地下12262米,只要提前在地下深处挖好一个巨大的空间,再加以改造,以如今的科技,想解决氧气、光能问题应该不难,而幸存人类在地下存活应该是可行的。
但考虑到空间、资源有限,想成为幸存者也是看本事的,如果你是工程师、科学家、医生、资本家、电工、计算机专家等等领域的高手,还是有很大概率被国家接走的,如果你又没专业技能,又没雄厚资金,在末日面前,基本没戏,毕竟生存物资有限,所以幸存者名额同样很珍贵。
太阳没了,能不能搞一个“人造太阳”出来?
要说人造太阳,还得看我国技术,不过在此之前,还是来了解下关于太阳的知识。
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目前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,在太阳系刚形成初期,其实是没有什么实体物质的,无非就是一些宇宙尘埃或松散的气体。
而当时银河系正处于活跃状态,动不动就会有超新星爆发事件,其所产生的冲击波跟引力也影响到了太阳系,再加上太阳系物质本身的微弱引力,使得这些物质逐渐汇聚在一起,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,太阳系质量的99.86%终于汇聚成了一颗巨大的恒星,也就是现在的太阳,其体积相当于130万颗地球,而太阳系剩余约0.14%质量的物质,就逐渐形成了各大星体及其他。
太阳中心区域有一个质量占到了50%以上的热核反应区,里面的密度非常大,其内有着恐怖的高温与压强,在一系列条件的满足下,太阳内部就发生了核聚变,巨大的能量不断喷涌而出,并且照射到地球及其他星体上。
如果太阳消失,人类首先面对的就是低温,假如人类造一个“太阳”出来的,也就是人类需要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。
人造太阳的假设也不是天方夜谭,在2021年5月28日,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科学研究就顺利运行了被称为“人造太阳”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
在多次实验中,该装置更是实现了1.6亿度下20秒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,虽然是初窥门径,但对人类来说,贡献无疑是巨大的,至于未来某一天,太阳消失了,人类能不能用人造太阳来代替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但目前科学家推测,太阳起码还有50亿年的寿命,而且太阳也不会突然消失,而是持续性缓慢的“熄火”,到了那时,如果人类文明还在,肯定能摆脱地球的桎梏,我们人类驾驶的飞船必然能开往浩瀚无垠的星空中,在新的家园继续生活下去。